中国精细化管理网

新浪微博
精细化管理与黄梅戏 日期:2014-11-04          来源:博士德
  乍一看题目,大家一定觉得奇怪,我也一直觉得戏曲离现实生活太远,而且情节展开缓慢,背景和场景也很不真实,话也不好好说而且开口就唱,感觉所有动作都不利索,人物的外在形象经过化妆后太格式化了。总之,不是“生活”。
 
  但在纽约百老汇看了一场歌舞剧后,让我彻底改变了对戏曲的认识。
  第一次看到舞台的背景上用了很多真家伙,甚至汽车都有,熊熊燃烧的火焰一点不含糊。不过,让我心动的还不是这些,而是那些演员每一个细节都非常认真地对待,明明只是一个跑龙套的,剧情要求旋转着退向舞台后,她就一丝不苟的一圈圈地旋转着退后,退到了舞台一侧灯光已经打不着的地方还在旋转。更让我触动的是身边的高鼻子观众,美国的任意一家剧院往往十数年甚至数十年只上演一个剧目,也就是说观众每次进来看的都是同一出戏,但我身边的美国观众仍然像第一次看戏一样,为一段歌唱、一节舞蹈甚至一个动作热情鼓掌、呐喊。那天晚上的两个小时,虽然因为英语不好根本没办法看懂这场戏的内容,但这场“热闹”看的确实有些收获,让我却对戏剧类总结出了其吸引力的关键--经典。
 
  当然,我不可能简单的认为每一出戏剧都一定经典,但戏剧作为艺术类别的一种,成为经典的可能性更大,就像普洱茶比绿茶耐泡一样。尽管现代电影能把故事演绎得很生动,但因为电影任何细节都是个性化的,很难花过多的精力去锤炼,即使已经成为经典的电影,你也很难为一段对话、一个动作反复看同一个片子。而戏剧就完全不同,它有比较多相对固定的样式,包括人物类别、唱腔甚至挥手移步,演员和职员就有了就某些细节进行锻造的机会。正因为这样,美国观众看戏根本不是看故事,而是在欣赏它的歌唱、舞蹈、动作等等,总之是在细细地品味。越是经典越是百看不厌,越是经典越是台上台下水乳交融。
 
  突然明白,这正是精细化管理的实质。把每一件事情做细,把每一个细节做透,追求完美和卓越。中国戏曲种类很多,国粹一般认为是京剧,同时一般认为京剧成熟于徽班进京,于是我们找到了安徽的黄梅戏,加之与中国目前黄梅戏的首位女艺术家韩再芬有一些交情,我对韩老师爽朗的做人风格也很是欣赏,我们提出请韩老师为我们精细化管理研究所代言,很投缘,一说即诺。以后,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和精细化管理研讨活动,都可能与黄梅戏和韩再芬联系到一起,至少韩老师的剧照将成为我们的重要符号。
 
  当然,在中国,戏曲难免给人以曲高和寡的印象,而且中国戏曲逐渐从草台班子、戏园子和茶馆走出来,走向了小众。我想说,未来是否继续小众我说不上,但即便小众也没什么不好,大凡优秀、精英、经典不总是小众的么?
北京博士德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886号-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0号豪柏大厦C1座6层    邮编:100044
电话:010-68487630 / 13910873125    传真:010-68712811
友情链接:博士德知识传播机构    中国执行力培训网    中国精细化管理网    欧博制造业咨询    北京培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