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细化管理网

新浪微博
德国真的没什么了不起(下) 日期:2014-11-04          来源:博士德培训部
  德国真的没什么了不起,他们把坚毅、务实和严谨铸成了民族精神
 
  德国柏林经济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显示,在各自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的德国企业超过2300家(其中1300家年销售额5000万欧元以上),它们是全球最大的隧道掘进机制造商海瑞克公司、以钢化玻璃自动门和玻璃系统技术领先世界的多玛公司、畅销全球的内窥镜生产商Aesculap公司、“螺丝大王”伍尔特等。
 
  不用说全球人所共知的西门子、空客、奔驰和宝马。我带领中国企业家参观宝马生产线,3.5公里长的组装生产线日产各种型号汽车1000辆,整套流程立体传送加工,825台智能机器人同时作业,让我惊叹为“工业交响乐”。德国的隐形冠军也极多,斯图加特所在的巴登州就集中了一批这样“默默无闻”的全球领先企业。
 
  我们考察的Groz-Beckert公司成立于1852年,生产一种机械针产品,孤独求败,全球几无竞争对手。他们1888年就为员工提供保险,1918年开始在美国设立代表处。起家2个人的公司今日全球员工8000名,业务涉及150个国家,总营业额5.7亿欧元。
 
  令人敬仰的还有1923年成立的通快公司,如今是全球生产激光机床首屈一指的公司,这家拥有员工9925名的公司激光切割可处理25mm的钢板和有色金属板,因激光切割速度快被夸张为“飞行切割”。非常复杂的折弯、开洞、镗孔、焊接都是一次性加工成型,成型材料由机械手吸附式抓起、码放,我们考察团的所有人(包括不属于制造业的同学)都看呆了,我还带回了几辆现场切割加工而成的长度不足一厘米的微型自行车。
 
  还有一家为整个欧州空客服务的斯图特物流公司,包括在法国、英国、西班牙等国家的员工在内共2500名。斯图特物流位于汉堡的公司有700名员工,每天出入车辆40-60辆,累计以万计的零部件(包括异型材料和安全、环保有特别要求的组件)按照空客生产需求组货,快件送达4小时,慢件最长不超过48小时,急件2小时送到附近的空客工厂。
 
  德国人好像没有吹牛的爱好,连产品的外包装都不特备讲究;他们把精力放在做好产品上,自有产品都很少做广告,城市墙体挂着巨型广告牌几乎没有,倒是经常看到一些电杆上挂着政治家竞选的广告。
 
  德国奶粉就明确规定不允许做大量广告,所有奶粉都进入药品监管行列,不允许3岁以下儿童食品含人工添加剂。德国的啤酒誉满全球,但很少有人知道600年前德国就有关于啤酒的法规,啤酒只能有三个元素--水、麦芽和发酵,不许任何其它的添加。德国有4.3万家酒庄,最好的酒就由德国最高质量协会认证授予“VDP”标志,但检查中如发现标准下降则终身不得参与认证。德国菲仕乐锅具要经过9000道工序生产加工,节能环保,传热效果据说达到一根蜡烛就可以做一顿饭。
 
  德国地产清洁剂、洗手液、洗洁精绝大多数都采用生物降解技术,靠微生物分解其中的化学成分,将化学对人体的危害降到最低。德国化妆品世家和维蕾德,都为自己的产品建立了有机植物园,专门为产品提供有机原料。德国著名的清洁器械公司凯驰能够提供不会造成任何损害和污染的非研磨清洗方案,且提供专业团队执行清洗任务,于是美国国会山总统头像的清洗任务就交给他们承担了。
 
  面积为中国的3.6%,人口为全球的1.4%,德国企业何以如此群星灿烂?就拿诺贝尔奖说事,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含移民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德裔)获奖人数接近总数的一半。德国人为何如此与众不同?他们的坚毅、务实和严谨的风格是如何形成的呢?
 
  先浏览几条德国人的名言:
 
  ·如果自己脚上没磨出老茧,就不要拿鞭子赶别人。
 
  ·没有辛勤的劳动,就没有闲暇时的快乐。
 
  ·我们并不是拥有太少的时间,而是拥有太多我们不用的时间。
 
  ·很多时候我们都知道要做什么,但是知道了以后,仍然会不做。
 
  ·脑袋之所以是圆的,那是为了满足我们不断转换思路的需要。
 
  ·过多的会议是一个糟糕的组织的明显标志。
 
  ·“质量”迎来的是顾客的再次光临,而非卖出去的货物的再次光顾。
 
  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效应;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效应。
 
  史书记载,歌德散步总是特别准时,邻居习惯以他散步走过窗前的时间校对家里的钟表。有人问歌德为何如此,歌德说,“我想给德国人一种规范。”德国人常说,“准时就是帝王的礼貌”,这句话道出了德国人追求精准的民族文化。
 
  我不知道歌德的做法与德国的标准化有无直接联系,德国在1913年就展开了标准化,标准化协会DIN为建筑、采矿、冶金、化工、电工、安全技术、环境保护、卫生、消防、运输和家政等几乎所有领域制定各类标准,每年发布上千个,其中约90%被欧洲及世界各国采用。最著名标准之一就是1922年制定的DIN476号纸张规格标准,我们所知的A4、A3纸就由此而来。
 
  我最早“接触德国”是20多年前在青岛参观“总督府”,这是德国人百多年前为殖民者的总督建造的住宅,至今玻璃彩绘栩栩如生,水晶吊灯依然闪闪发光,墙边的壁炉还可以熊熊燃烧,就是地板虽然部分开裂但多数仍整整齐齐。
 
  由此,我想到瞻仰过的高157米的科隆大教堂。教堂始建于1248年,直至1880年才完工,耗时超过600年。德国人也太“慢功出细活”了,虽然个中有很多非正常因素,但结果是这座哥特式教堂打造得几近完美。在德国各城市还有250万座“木桁架屋”,最古老的已有900年历史。虽然年代久远,但因设计科学,保养得当,至今仍深受居民喜爱。
 
  最具“德国味道”的故事是一份贝多芬的手稿。在作曲家门德尔松公布的这份手稿上,有一处贴上了十二层小纸片,因为贝多芬改了再改;而当门德尔松将这些小纸片逐一揭开时,发现最初的那个音符竟与第十二次改写的音符完全一样。
 
  在欧洲,德国被誉为“不化妆的女人”。德国很少看到建筑用脚手架,住宅保有量平均2人一套;德国很少看到各种社会冲突,医疗、伤残、失业、养老甚至护理等保险很到位;德国很少看到高调的人,写书竟然专题讨论柴火的处理、码放和使用;德国很少看见饮食的浪费,专家们计算出喝瓶装矿泉水每立方合2800欧。
 
  德国人对待先贤和政府心态平和,不把哪个人和机构捧得特别高。我和前经济部高官魏陆慈博士交流中问到:“马克思算哪个领域的专家?”他说:“既是政治家,也是思想家。他在中国可能更出名,好在德国没有那么出名,因为我们更喜欢梅塞得斯。”我又问:“德国还有专门组织研究马克思吗?”“没有。我们有更多别的人才。”我在斯图加特和他们的工商会干部交流,德国1956年颁布《工商会法》,斯图加特工商会最早成立于1855年,这里共有约16万家企业,全部参加工商会。会员企业须每年按利润一定比例缴纳会费,当我说到“那你就算是政府组织了”,他们坚定地回答:“不,我们代表企业利益,与政府斗争。”
 
  德国大诗人海涅说,“德意志不是一个轻举妄动的民族,一旦走上任何一条道路,就会坚忍不拔地把这条路走到底。”难怪德国的许多老建筑只要政府认定需要保护无论谁用怎么装修是否合算外墙绝对不能变更,难怪德国不允许建包括“唐人街”在内的完全是异邦文化色彩的街道,难怪德国始终坚持它的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化道路不动摇,难怪德国的技校生能把贴地面砖作为专业一学三年,难怪我在慕尼黑的那天尽管下着小雨环卫工人还照常洒水,难怪德国政府和工会等都能理性地对话而很少发生游行示威,难怪德国会成为BBC调查中国际形象最正面的国家。
北京博士德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886号-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0号豪柏大厦C1座6层    邮编:100044
电话:010-68487630 / 13910873125    传真:010-68712811
友情链接:博士德知识传播机构    中国执行力培训网    中国精细化管理网    欧博制造业咨询    北京培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