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细化管理网

新浪微博
德国真的没什么了不起(上) 日期:2014-11-04          来源:未知
  德国真的没什么了不起,只不过他们每每能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
 
  在一直宣传“地大物博”的中国人看来,德国很小。
 
  德国国土面积仅为35万平方公里,超过百万人口的城市仅三个(柏林330万、汉堡170万、慕尼黑128万),50万至100万人口的城市12个,15万-50万人口的城市35个,70%以上的居民生活在1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以及一两千人规模的村镇。但是,总人口仅8200万的德国2013年GDP达3.4万亿美元,位列全球第四(中国第二,8.3万亿美元)。面积与云南接近、人口与四川相近的德国,人均GDP为3400欧元,是中国人均GDP的5倍。德国人均出口全球第一,全球500强企业德国占33家。
 
  尽管德国在IT、金融、军工和文化产业不能和美国大佬比,但在传统工业(包括汽车、机械制造、电子电气和化工)丝毫不比任何国家逊色,在新兴的环保和再生能源领域也可圈可点。
 
  有人说,德国是工程师和科学家立国的国家。德国人做事一板一眼是全世界出了名的,就像德语是一门复杂而精准的语言一样,它的语法和词汇不太可能出现模糊和歧义。
 
  早先和德国人打交道,我总觉得德国佬有点沉默寡言,甚至略显呆板,德国人少有幽默感或擅长幽默的人极少。当你兴致勃勃地给他讲一个俏皮的故事,试图轻松一下,他却很难反应过来,总是一板一眼地追问“后来呢”,让你面对依然正襟危坐的他兴致全无。在一次奔驰汽车参观活动中,有位工程师给我们讲解生产流程,中间有些随身送话器不灵敏,工程师笑着解释“这个不是奔驰做的”,这就算德国式幽默了。后来,我们问他是不是德国人,他说“我不是德国人,我是巴伐利亚人”。这就算我几次去德国听到过的最为幽默的一句话。
 
  但是,你一旦进入工作状态,比如跟德国人约定一点事,他们总是立即掏出随身携带的记事本,紧跟的习惯用语就是“请稍候,让我看看记事本。”大经理小职员都如此,他们做事必先制订计划,购物也都先列购物单。就算朋友一起出去旅行或度假,也总是把时间表制定得非常精确。
 
  就连德国的政府预算也是条分理析,收入科目1000多项,支出科目7000多项,各科目的说明和计算都表述得很详尽。与之相对照的中国《预算法》执行性很差,而且启动修订一晃近10年,两次组建机构,两度审议搁置。很多事不是会不会做,而是愿不愿意把小事做细做透。
 
  德国人就是这种每每做细做透事情的人,谨言慎行,规规矩矩,注重实际,不尚浮夸。德国人的住室朴实无华,整齐大方。各种生活用品(包括门窗、锁扣、铰链和开关)都牢固结实,你可以不欣赏它的笨重,但你绝不会认为它虚有其表。中国人走进德国人的厨房会误以为进了一间车间,至少是一个作坊工厂,各种设备和工具琳琅满目。打蛋器、榨汁机自不必说,仅仅菜刀一般都有6-7把,冰箱冰柜往往一组或一排;土豆切成片丝丁是不同的设备,切香肠有专门的镶嵌着盛斗的砧板不掉碎末,切面包有镶嵌砧板的网筛切出的面包片完全均匀。我第一次看到德国酒店的马桶抽水水箱竟然镶嵌在墙体内,真是大吃一惊,问朋友“需要修理多麻烦”,朋友答“不会坏”。
 
  尽管德国产品在全球几乎成为“免检产品”的同义词,但德国人还是十分努力地做好服务。当我第一次看到德国的一种签字笔有德、英、法、意、奥、中、俄、日、韩等九国文字的说明书和承诺书时,实在是惊呆了。他们在承诺书中承诺墨水用完、笔尖磨损或零件损坏,只要愿意寄回,随时免费保修包换。这不等于告诉你,买了他的这支笔你想用几年就用几年吗?
 
  德国人的精细还表现在他们的把握制造过程上。
 
  德国人对生产流程的理解是,把生产过程切分成非常细小的片段,每个片段都遵循严格的程序加工,片段之间用自动化的传动装置连接起来,每个片段简单到不需要人工操作的时候就被机器取代;在生产环节,要动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把人的天然影响降低到最小,把每件事情都分解成机器可以简单执行或者人像机器一样动作就能做对;借助自动化可以把人类不擅长做或重复操作容易出错的活动交给机器人,人的作用是做生产规划并下达生产指令,要么就是给机器打下手;注重测量仪器仪表的作用,通过准确测量和信息反馈回路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品质波动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内;开发各类专用工具,减少人的手动控制造成的误差,提高加工效率,生产线上几乎人人都有自己的工具箱或工具室。
 
  2013年12月德国以电气电子和信息技术协会的名义发布了德国“工业4.0”标准化路线图。德国人把18世纪引入机械制造设备定义为工业1.0,20世纪初的电气化定义为2.0,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信息化定义为3.0。而当今之世正将实体物理世界和虚拟网络世界融合,德国人把制造领域的这种资源、信息、物品和人相互关联的“虚拟网络--实体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System,CPS)”定义为工业4.0。CPS包括智能机器、存储系统和生产设施,在工业4.0之下生产系统如同“社会机器”以类似于社交网络的方式运转,自动连接到云平台搜索合适的专家处理问题,通过集成的知识平台和移动设备进行远程维护和服务。认死理的德国始终紧紧扣住工业,注重实体,关注制造。
 
  德国真的没什么了不起,只不过他们知耻后勇地反思、改善和创新
 
  多年前的德国还真的没什么了不起,那时德国产品销往日不落的大英帝国,也多粗制滥造,令英国人非常不满。于是,英国在1880年代就制定法律强制德国产品打上“德国制造”,以便英国消费者能够有效鉴别。孰不料,这一做法现在成为人类工业化对于产品质量承诺的共识,当初对于德国人可是一种耻辱的标志。
 
  德国的家底更是不怎么样,无论罪责在谁,一战、二战德国都是侵略者,但德意志国民同样饱尝了战争苦难,战后的德国人养成了一块马铃薯、一块蛋糕都倍加珍惜的习惯,至今在德意志还有一些家庭的地下室里储存着备用粮食。二战中,德国的城市几乎没有一座完整的,有的城市全面摧毁仅教堂一栋房子完好,前些年德国还经常从地下深处翻出当年扎进去的炸弹。1945年下半年有英国代表团到德国,面对满目苍夷得出结论:“清理战争垃圾需要30年”。
 
  但是,德意志民族是能够反思的。德国的统一是1871年,刚刚统一时,当时的普鲁士国王提出,要像英国和法国人那样有尊严地生活,“普鲁士精神”逐渐建立,铁血宰相俾斯麦下大力气使德国开始规范。在德意志帝国1894年建成的国会大厦在二战中遭到严重破坏,德国人在重建中把有反对甚至谩骂德国的标语的旧墙壁建成了一段长廊。著名的柏林墙被拆除后也专门留下一段,墙上充斥着讽刺与谩骂,向世人提示这段被分裂的历史。
 
  我在埃森市参观矿业关税同盟矿工业建筑群,同样深切地感受到哲学家频出的德国人真是善于思考的一群人。此处1847年建矿,1932年随着第十二矿区的建成,此矿一举成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效率最高的现代化煤炭开采基地。但是,德国人早在1964年就把它全面关闭了,成功转型而成为一个旅游景点,包括全新的办公群、展览馆和博物馆群、设计中心和景观公园。二战时期,因为战时物资需要整个德国尤其是柏林森林几乎被砍光,战后德国提出“把森林找回来”的口号,种植花草树木成为全民意志和国家法规。
 
  1960年代德国城市交通也是问题多多,起先为了给私人汽车发展腾出道路,轨道交通被大面积拆除,到1970年代德国人称乘公交是“穷人专利”,车厢里臭气熏天垃圾随处扔,换乘麻烦,站点少且速度慢,常常出现中国戏曲《天仙配》中唱的“耽误我穷人的工夫”。如何让“公交优先”名副其实?德国人真正从“以乘客为本”出发,花大力气整治,使得无论轨道交通还是巴士每辆车到达时间精确到分,公交线路在居民区附近依次排开保证了居民步行几分钟到达公交站。
 
  德国企业开发新产品的热情始终高涨,阿迪达斯2009年的营业额有80%来自新上市的产品,只有3%的营业额来自于面市超过3年的旧产品。西门子公司在经济危机的2009年仍投入创新研发资金39亿欧元,30多个企业机构中超过3万名研发人员当年贡献了7700多项发明和4200多项专利申请,西门子拥有的专利总数已达5.6万多项,目前的产品种类中有四分之三是最近5年内研发的产品。
 
  德国万人研发人员88人,巴登州173人,大哲学家黑格尔的故乡斯图加特地区296人,斯图加特市338人;2011年研发费用经费投入占销售额比例,德国全国平均为2%,巴登州为4.1%,斯图加特区为7.5%。所以,有了中国国家主席访问德国提出的“德国技术加中国制造”模式。
 
  根子上说,德国的民族重振更在于教育。德国前总理科尔说过:“我们德国人对大学教授的尊重远远超过对商业巨子、银行家和内阁部长,这就是我们的希望所在。”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1919-1933年)的首任总统弗里德利希·艾伯特弥留之际立下遗嘱:他死后任何人不得送花圈,把节省下的钱设立一基金会,资助家庭困难的工农子女上大学,“艾伯特基金会”成立即筹集到4.5万金马克,到1933年基金会共资助了295名大学生。德国1989年的教育经费就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1990年又比上年增加了20%,之后联邦政府保证教育经费每年增长7.7%,10多年来德国教育经费的增长一般都超出经济增长速度的3-4倍。
 
  德国的《义务教育法》颁布近百年,它的12年义务教育制有三项重要规定:一是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必须上学,否则家长要承担法律责任,轻则罚款,重则入狱;二是公立中小学不收学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大学也是免费的),还免费提供部分课本、文具等,在偏僻的乡村学校必须免费提供接送车辆;三是德国高中学生无需参加“高考”,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直接上大学,除中学阶段的各次知识考试和结业会考成绩外,还要计入学生课堂讨论、社会实践、完成作业情况等因素。在德国的高校体系中,应用技术大学(FH)占50%,综合性大学占25%,其它艺术学院、神学院、师范学院和行政管理高专等共占25%。
 
  德国的相关法律规定,无论干什么工作都必须经过职业培训。当售货员,须到商业学校培训;当建筑工人,要经过建筑学校培训;子承父业的农民在家种地,也得有农校毕业证书(否则,银行不予贷款,也不能享受欧盟的农业补贴)。政府还为企业培训承担费用50%,三年一次申请机会,政府很少不批,不能金额大小。大批经过职业培训的熟练技术工人和技术农民使德国产品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德国很少有人为自己的工人或农民身份感到抬不起头来。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非常有特色,很实际的职业教育吸收了70%的适龄青年。职业学校每周学校上课和企业实践时间为“1+4”,学生在企业培训不交费,还可以得到一部分工资。从双元制职业学校毕业后可获得工匠证书,很大比例的学生毕业后就留在了培训企业。我们在汉堡参观空中客车制造厂,陪同考察的工作人员专门介绍他们每年接受100名职业学校的学生实习。
 
  德国有众多的图书馆、博物馆、画廊和歌剧院等文化场所,慕尼黑的各类场馆多数全年都对大中小学生免费开放(有的周日免费,平时则半价优惠)。德国高校图书馆达500余所,不是本大学的学生一样进图书馆看书,只是没有借书证借不出来。
 
  今年5月我走访了德国中小企业联合会,在柏林分会,他们出场和我们交流代表8位,其中就有4位博士,有3位懂中文。有一位华裔代表跟我说,与中国企业不同,在德国工资高低不是员工跳槽的主要因素,仅有不到20%的员工是因为工资低而换工作。他自己的金融公司雇佣了一位在花旗工作过20多年的48岁员工,过来后薪水反而减少了30%,他看重的是企业前途和创业激情。
北京博士德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886号-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0号豪柏大厦C1座6层    邮编:100044
电话:010-68487630 / 13910873125    传真:010-68712811
友情链接:博士德知识传播机构    中国执行力培训网    中国精细化管理网    欧博制造业咨询    北京培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