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细化管理网

新浪微博
改善与可视化有效结合的案例 日期:2014-05-21          来源:博士德培训部
  精细化管理强调重一线,重现场,尤其制造业必须重视“三现”(现场、现时、现物),随时在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将问题显性化,让管理者和与之相关的员工都“看得见”,及时确认,以便迅速准确地找到解决该问题的良策。
 
  永续精进更是精细化管理的原则之一,从ISO9000到其他几乎所有的管理学分支的理论都强调持续改善,近年日本提出了“改善力”这个概念,知名专家是今井正明。精细化管理的“化”指的是过程和程度,当然强调改善,改善强调持续性。
 
  4月底德国参访斯杜特公司(SJUTE)注意到一个改善与可视化有效结合的案例,很值得分享。斯杜特是一家第三方物流的专业公司,为空客等大型制造业提供物流服务。空客的德国、法国、西班牙和英国等众多生产基地的所有材料、零部件和飞机安装过程中需要的气体或液体的供应都由斯杜特负责,斯杜特为空客服务的总人数超过2500人。斯杜特的汉堡公司每天发出40-60辆大货,一般物流48小时送达,偶有要求4小时送达的,还有紧急送达要求2小时的,斯杜特对空客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8%。
 
  任何管理不错的公司都有需要改善的部分,斯杜特也一样。斯杜特建立了专门的PDCA改善卡,员工有任何改善建议都可以取卡填写放进专用的卡盒里。有价值的建议管理者会抽出来组织相关人员参与讨论,研究改善方案。方案采用后公司为此计算通过改善提高的效率和节省的成本,提取其中的一定比例奖励给提交改善方案的员工。最高奖励达到一次2000欧元。
 
  类似向公司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做法,中国企业也不少见,只是多数没有做透。德国人的做法是借助可视化实施。他们做了一面“PDCA改善卡”墙,按PDCA分类把所有的改善卡都上墙。“P”处包括最初提交的改善卡和已经过审核的改善卡;“D”处分三小类,30天内组织讨论了的,超过30天尚未组织讨论的,超过6个月还没有拿出来讨论的;“C”处是负责改善的管理人员定期检查所有上墙的改善卡,必须一一作出响应,不管有无价值或者目前有无改善的条件,都必须给员工一个说法,如果上级长期未受理员工提交的改善卡,提交人有权越级上诉;“A”处是对已生效的改善卡作出分析,这种分析包括改善方案落实过程中的深入思考、具体改善内容、追踪过程和效果、确认方案价值后的标准化和最终作出的价值评估。这样就把一件小事做透了,并且达到了我们提出的“发现点的问题,寻求面的解决”的结果。
 
  因为,德国企业现场考察不允许拍照,不能详细记录下那面“PDCA改善卡”墙。我还是笔记了一些数据:墙上保留着2012年3月12日至2014年4月7日的全部改善卡,其中2013年10、11、12月和2014年1、2月5个月接收到大量的改善卡,尚未采纳的分别是3、6、15、74、48份;2014年全部接收的改善卡中,102份已通过审核,也就是被认为有价值,44份已组织过头脑风暴的讨论会。
 
  员工的改善卡不断为企业管理(特别生产现场管理)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改进意见,使企业管理日益进步。物流企业货架的分类设计显然很重要,过去斯杜特也是简单的分层货架,在一线员工的改善建议下,增加了蜂窝式货架,把不常用的但不宜成堆放置的货品一品一区存放。进一步,员工提出横放和竖放的两种货架,可以堆放的竖式,可承重的横放。再进一步,员工又提出挂钩式货架,把常用的却不宜堆放的货品像卖牛肉的挂牛肉那样挂起来。
 
  现场有神灵。我坚信。
北京博士德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886号-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0号豪柏大厦C1座6层    邮编:100044
电话:010-68487630 / 13910873125    传真:010-68712811
友情链接:博士德知识传播机构    中国执行力培训网    中国精细化管理网    欧博制造业咨询    北京培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