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人生,必须定义
日期:2013-07-01 来源:博士德
家父住院,回乡呆了一周。谱堂的几位长辈找到医院来见面,征求修谱的意见。家族宗谱,我从小就知道它,却从未看到原册,更不说懂行,自然没有一条意见可提。只是,毕竟读了几年书,甚至还写过几本书,也走过一些地方,甚至跑过二三十个国家;如果能够配合做点事,应当是本份。
族兄正喜代谱堂的执笔吩咐我为今年宗谱重修做个序。虽然完全不称职,无论德与才都不配;但因是长辈的交代,是家门的安排,就应该做。
修谱的目的是什么?我想,最终是空间和时间的记录。宗谱记载一姓之自古以来的迁徙脉络,这是空间的记录;我汪氏宗谱记载汪家之前传后度的代代延续,这是时间记录。这个世界有很多民族是没办法修谱的,或者说很难修成我们这种标准和要求的宗谱。比如蒙古族人就没有姓,只有名,比如"巴特尔",并不姓"巴","巴特尔"是蒙语"英雄"的音译,他们的香火连绵的记录大概颇为吃力吧。比如吉普赛人,有名有姓,却世代过着漂流不定的生活,某一代从哪里来,某一代往哪里去,记录起来也甚为不易。我们汪氏作为汉族,有很好的传承,因为有宗谱,就有完整的记载。比起蒙古人和吉普赛人,这难道不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话说到底,人的生存,终究不过“时”、“空”二字。我们看历史,人物记载总是从时空开始的:汪某某,19﹡﹡—19﹡﹡,江西﹡﹡人。这格式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基本的。前者记录时间,后者记录空间。人们追求健康长寿,也无非是寻求时间的长度,过去甚至有些皇帝炼仙丹,当然也知道长生不老是不可能的,但长寿的愿望却异常的迫切。人们追求见识眼界,也无非是寻求空间的宽度,人们出去旅游,到处看看,也许那是别人生活厌倦了的地方,旅游者却兴奋得不得了,因为长见识开眼界了。
人呀,无论如何去努力,寿命都是有限的,甚至是短暂的;人呀,无论怎样的条件,见识也是有限的,甚至是可怜的。中国文字是表意文字,每个字词只要琢磨就很有味道。中国字的“宇”,本义是房子,引申为上下四方,代表空间的无限;中国字的“宙”,本义是房子的栋梁,引申为舟车之所达,进一步引申为古往今来,代表时间的无限。因此,无限的长度和宽度,只有“宇宙”。
在无限广阔的宇宙之下,任何人都是渺小的。唐人陈子昂登幽州台发出感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这座位居今北京大兴的建筑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造的,于是怀才不遇的文人们借此解读这首《登幽州台歌》,认为是陈子昂的生命悲歌,非要说诗人有一种落寞情怀。我倒觉得,任何人,只要真正理解宇宙之宏大的人,必然深知生命的卑微。该诗作确有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寒凉,但仅仅以之理解为唐代才子的吊古伤今反倒是对作者的贬低,不如理解为有思想的文化人面对高天大地时发出的油然之概。这首诗,不是面对个人前途的“悲”,而是正对无限时空的“卑”。
无论一个人面对宇宙如何自觉卑微,但我们入世为人,面对人生,就应该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或者说,正因为人生匆匆,就更应该思考人生之义。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人生意义的独特定位,就像文学中说的,“有一千个莎士比亚,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人生,按当下流行的说法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只要不阻碍社会,不妨碍别人。这个人可以前进着做“兼善天下”的人,那个人可以后退地做“独善其身”的人,一个人可以发誓要为大众谋福利为人类做贡献,另一个人也可以无欲则刚地安然过活宁静度日。就宗谱而言,最常用的句子就是“光宗耀祖”,也无非是鼓励一代胜过一代,至于从哪个方面胜出,答案则见仁见智。
有一位军衔至中将的朋友曾来信说:“人生至境不过乎两个:一个是知道,一个是知足。知道让人活得明白,知足让人活得平和。”我曾提出,无可奈何谓之命,顺其自然谓之运。“二知”兼具之人应是理解命运的人,知道是努力紧跟“运”,知足是安然对待“命”。知道需要聪明,知足需要智慧;知道需要学习,知足需要修炼。所有“二知”者,莫不以无为的心境度过有为的日子。这当然是朋友间的闲聊,但也可以看做对人生意义的探讨。
同是人类文明发祥地的古希腊,自柏拉图起,有身份和背景的希腊和罗马人都学哲学。即便读书不多或未能认真学哲学的人,在晚餐桌上听到相关的话题,也能点头表示不陌生。今天的人一定会问:学哲学有什么用?没什么用,明显不可能用来赚钱。但是,学哲学至少能知道谁在胡说八道。这是不是上面提到的活在“知道”里?
中国因为有道家,所以允许有人活在“知足”里。有个故事,说一个人一生似乎没有作为,而父亲曾官拜宰相,儿子后来也做到宰相,只有他自己什么都不是。这位却对他的爸爸和儿子说,你们都不如我,我的父亲和儿子都是宰相,你们做得到吗?有人说人生的成功是不同的,我却要说人生的幸福是不同的。活在“知足”里的幸福如何又不是很好的人生?
说到这里,想起一个好像笑话一样的故事。释迦牟尼、孔子和老子三人一起喝咖啡。店员上了三杯咖啡,每人一杯。释迦牟尼没有喝,就说咖啡是苦的;孔子喝下一杯后确认说,咖啡的确是苦的;老子把剩下的两杯都喝下了,然后高兴地唱歌跳舞。店员问老子,你还没评价咖啡苦不苦。老子说,我不是在跳舞吗,还需要说什么?三位圣人都在以自己的思想来评价人生,来表述人生的意义。我是凡夫俗子,却很愿意参与进来谈论圣人。儒佛道被中国文人绝然分为三种类型,其实是一体三面,都是面对人生如何度的“体”。儒以作为即度,忘却痛苦,以进为乐;佛迎痛苦而上,收起欲望,以退求清;道法自然而安,遇乐是乐,苦亦是乐。
人生意义其实是讨论不清楚的,佛有佛说,儒有儒说,道有道说。记得有一位哲学家,学生问他“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哲学家回答:“我也不知道,所以我要活着。”这不就是让每一个人用自己的人生去品味自己独特的人生意义么?
人生意义各有不同,无须强求千篇一律的一致,但每个人却不能不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汪氏宗亲,花大力气修谱,其用意不外乎是:以宗谱为载体,以时空记录为手段,让世世代代每一位都愿意定义自己的人生并用心去品味其价值和意义。
致汪氏家谱修编宗亲的一封信 (2013-05-27 18:5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