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细化管理网

新浪微博
纵向看管理——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几个管理层次 日期:2019-09-18          来源:中国精细化管理网
纵向看管理——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几个管理层次
吴宏彪老师讲座
2019-09-10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想跟大家沟通的主题是:如何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几个管理层次。
    要提高一家企业一个组织的管理水平,精细化管理是一个有效的路径。企业通过精细化管理这种方法和路径,实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员工的工作质量,要从四个层次来展开。
    传统我们企业管理,主要从横向的来看待,一个企业的管理主要管什么事呢?传统思维是横向看待的 ,或者叫模块式的管理结构,比从战略管理、生产管理、运营管理、市场管理、企业文化、财务行政管理之类,大学的管理学院,管理类书籍的分析基本都是这样来分析和看待一个企业的管理内容,我把这叫横向的模块化的管理。
    这种模块化的管理,容易使我们在解决管理问题的时候,陷入一个一个具象的问题当中去,企业管理中问题出来的时候,企业管理者通常会想我们财务怎么管?我们的人力资源怎么管?我们的业务怎么管?
    这种横向管理的思维方式,容易造成企业陷入管理碎片化的结果中,其实企业管理的各个模块的问题是相互关联的。比如人力资源你说和业务有没有关系?是密切相关的。财务跟人力有没有关系呢?也是密切相关的。所以要从更有效的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如何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那么如何更有效的开展企业的运行管理活动,提高企业管理活动的质量与效率呢?
    我今天从四个方面,或者叫四个层次来跟大家做交流。
    第一个层次:企业的宏观整体管理层面。
    就是一个企业整体上大的事情或者大的方面要管些什么?
    对于企业宏观的整体,首先要建立一个宏观的整体管理控制系统。使企业和组织能够健康有效的处于企业管理层的有效控制中。所以第一个管理内容,我们称为宏观整体管理的系统保障层面。企业在宏观整体上需要搭建一个宏观管理控制系统,来对企业的整体进行控制。这是第一个层面,我们叫宏观层面。
    第二个是中观的层面。就是除了整体以外,各部门、各个团队、各岗位之间如何协同呢?如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呢?如何相互配合呢?中观管理层面企业要搭建一个高效顺畅的运行体系,通过运行体系的搭建,来提升组织的运行效率,使企业的运行效率更高,建立一个高效的运行体系来解决组织的运行效率。
     微观层面就是具体到每一个做事的人,他开展工作的质量如何提高。具体通过制定每一个员工、每个具体岗位的工作标准,来确保工作质量,这是微观层面。
第四个层面:就是方法工具层面。我们用什么手段,用什么具体的方法来确保质量,来确保效率,来确保控制,微观的质量得到提升,中观的运营效率的提升,整体的管理有效控制。
    所以我们从四个层面:
    宏观整体的系统保障,来搭建一个宏观整体管理系统,使企业处于稳定可控的,有效的控制中;
    中观的建立一个高效的运营体系,使各部门各团队之间能够协同配合,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微观层面,要通过制定工作手册,明确工作标准,使每一个员工作质量,员工做的每一件事,工作质量得保证。
    第四个层面,就是我们讲的方法、工具、手段制定。通过管理工具作为质量、效率和控制提供实施手段。
    从这个角度上,我们作为企业高管也好,作为企业领导者也好,他要管事必须是这四个层面的事,宏观的搭一个有效管理控制系统,中观的建设一个良好顺畅的运行体系,微观的制定明确的工作标准,确保员工工作质量,具体实施方法要编工具,选择和使用合理的有效的管理工具来确保。
    那么宏观层面是制度系统,用制度来确保宏观的系统建设。中观层面解决效率,主要用流程来确保体系的运营效率。微观层面解决质量,工作质量的核心是“标准”,所以说,制度、流程、标准和工具四个大家熟悉的词汇其实是解决企业不同层面问题的,在这里有四个关键词第一个叫ORTCC企业系统控制模型。
    简单说,你作为高层领导人,作为企业管理者或者企业的老大,你要管的几件事,从几个角度,对企业进行有效的控制,形成一个控制的结构和模型,使组织稳定可控。
    第二个关键词是企业运行体系图,如何确保你的运行体系,或者你搭建一个高效顺畅的运营体系,使企业效率得到提升,所以中观要绘制我们的企业运行体系图,或者是业务运行全貌图,要有一个业务运行的全貌图。这个全貌图,可以把我们的工作分为一级事务,二级事务,三级事务,来构成我们整个的运营体系架构,最后通过运营体系的清单、结构来体现企业业务架构和整体全貌。可以说许多企业基本没有自己的运行体系图,业务运行的内容、边界、接口和相互关系模糊不清。
    第三个关键词是工作手册,微观层面,对关键岗位、重要岗位制定工作标准,应该是所有的岗位都有本岗位的作业指导书。通过作业指导书明确具体员工做什么工作内容?工作步骤是什么?具体的工作标准要求?有什么工具方法、手段来完成工作?形成一个由内容、步骤、标准、工具四要素构成的一个作业指导书,清晰的指导每一个员工能高质量的完成本职工作。
    第四个关键词是“管理工具箱”。这个管理工具箱,就是我们的企业高层有高层解决管理问题的管理工具,中层有中层的解决管理问题的管理工具,基层有基层员工提高工作质量的管理工具。
    这套管理工具箱,像高层的管理工具,主要是战略工具,目标工具,跨部门协调工具等,如协同矩阵法、联合工作会,联动分析法等等,中层的计划管理,主要做计划、分配任务的工具。基层的主要是实施工具,怎么把活干好,比如SOP、表格、卡片、清单、模板等。
    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核心是通过宏观建立一个卓越的管理控制系统,中观搭建一个科学顺畅的企业运行体系,使一线的普通员工,或者叫微观层面、操作层面的员工,能够在卓越的系统和顺畅的体系中实现卓越的业绩,完成高质量的工作。
    所以我们经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如果说领导都抓细节的话,细节抓不完。那么细节要抓好,通过什么来抓细节呢?细节决定成败,什么决定细节呢?系统和体系决定细节,我们把一个好的控制系统和体系搭建好构建好了之后,细节就会纲举目张,细节就自然完成好了。
    比如我们感觉人民解放军的管理水平高,或者管理好,这个团队组织管得好。不是班长厉害,不是班长水平高,也不是连长水平高,团长的水平高,甚至也不是司令员水平高。是什么决定军队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呢?是军队的控制系统和运行体系决定的。在这个系统和体系决定之下的战士、干部的每一个行为细节都是高质量的。
    细节决定成败,但是系统决定细节,所以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它的核心就是如何搭建一个一流的系统和体系,让三流的人才也能在这个一流的系统和体系中完成一流工作。
    比如我们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可能那些当兵的小战士进入军队之前,他可能文化素质不高,有一些小战士也不是什么道德素质高尚的人,他们可能有一些在家里是街头小混混,甚至在村里待不下去了,父母把他们送到军队里面。这些三流的人在军队的一流系统当中,通过这个系统和体系的改造,或者在进入这个系统和体系之后,军队的管理系统和体系就能够有效地把他们改造成一流的组织成员,从而完成一流的工作。
    我们说精细化管理之所以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传统的管理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在传统管理下,企业工作质量靠什么来提升呢?经验为王,靠经验,靠能力、悟性靠等不确定因素来保工作质量。而精细化管理是靠好的一个管理控制系统和高效的运行,以及科学有效的操作标准这些确定性因素来确保工作质量和效率。
    还有在传统企业管理中,员工的职业技能、工作能力靠什么呢?靠传帮带,靠师傅带徒弟,靠模范标兵给大家的示范带动作用。
    精细化管理是通过系统和体系,对最佳实践进行复制,三流人也能复制改造为一流人才。
    在传统组织中组织成员当中优秀的是少数,优秀的是所谓的标兵、明星、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等少数人优秀。精细化管理是整体优秀,有一个标兵所有人都是标兵,有一个明星所有人都是明星,所有的工作质量都达到了明星、标兵、先进的工作质量。
    传统组织中,最大的一个弊端就是这些有经验的员工一旦离开之后,这些工作经验、工作知识都储存在他们的个人大脑中,被他们带走了,人走经验走,人走知识走,人走能力走。而精细化管理,通过管理控制系统,形成了流程、标准、工具。人走了这些东西都在,新人按照标准、按照流程、按照工具同样能够高质量完成相同的工作,甚至会带进新的积极元素。
    传统管理中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换人如换刀,换了人之后工作有可能很好,有可能不行,但大多数情况都是受影响,因为新人不熟悉工作。精细化管理,我们通过建立一个良好的控制系统,和科学的运行体系以及准确、高效、科学的操作标准,使人都能走,走了都一样。
    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跟传统横向的对企业的管理模块化控制不同,是从新的角度,是管理的纵向视角,从宏观的、中观的、微观的方法四个纵向层面,来使我 们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质量得到提升。
北京博士德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886号-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0号豪柏大厦C1座6层    邮编:100044
电话:010-68487630 / 13910873125    传真:010-68712811
友情链接:博士德知识传播机构    中国执行力培训网    中国精细化管理网    欧博制造业咨询    北京培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