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细化管理网

新浪微博
建立效益导向型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模式 日期:2014-10-20          来源:未知
  2013年以来,中央和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楼堂馆所管理及厉行节约的规定,这对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和新期望。如何在效益创造和固定资产管理之间找到“契合点”?笔者认为,应探索建立效益导向型的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模式,即一方面将效益导向理念贯穿于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节约成本,提高效益。
 
  为何要进行效益导向精细化管理
 
  从商业银行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看,进行效益导向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的原因主要有:
  落实外部管理规定的需要。中央八项规定、国务院楼堂馆所管理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一系列规定,对商业银行财务资源配置管理,尤其是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指导性和规范性的要求。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务院各项规定,一是要保证各项固定资产建设和管理活动依法合规;二是要将商业银行有限资源投入到生产经营上。
 
  服务银行发展战略的需要。银行发展战略实施的最终目的是创造效益,创造效益的内部手段是加强精细化管理。建立效益导向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模式,一是支持各项业务经营活动有序开展,为银行战略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二是保障关乎全行核心竞争力的重点项目,促进银行发展战略的实施;三是减少非生息资产占用,增强商业银行经营活力。
 
  维护股东、员工利益的需要。股东、银行与员工之间具有“一脉相承、相互促进”的关系,是利益“共同体”。效益导向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节约资本占用和成本投入,降低成本收入比,支持业务经营发展,提高银行效益。一是银行效益的提升,一方面符合股东价值最大化导向,另一方面为员工工资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二是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和员工利益的增加,能进一步促进银行管理水平和效益的提升。
 
  效益导向精细化管理的立足点
 
  建立效益导向型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模式的立足点,主要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资源投入的直接目标就是产出效益的最大化,为银行创造更多的价值。固定资产投入要考虑产出情况,一是效益优先,充分保障产出效益高的项目的投入需求;二是兼顾公平,促进行际间协调发展。
 
  业务发展与项目选择的关系。银行各项业务活动开展离不开固定资产资源投入,如何在众多投资项目中选择能有效促进业务发展的重点项目?这就需要进行分析、平衡。对于能较好促进业务发展的项目,不论投资多大,都要全力保障;对业务发展促进作用不明显的项目,不论投资多小,都要严格把关。
 
  刚性需求与效益驱动的关系。固定资产投资可以划分为两类:满足刚性需求的投资和驱动效益创造的投资,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关键在于把握“度”。对于开门营业等刚性投资需求,要全力保障;对于驱动效益创造的投资需求,要充分体现“效益最大化”原则,切实发挥“价值创造”这一“指挥棒”作用。
 
  标准透明与因地制宜的关系。公开透明、标准化的固定资产资源配置机制是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条件。一是标准透明,一方面能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管理环境,另一方面能引导全行由“争资源”向“挣资源”转变。二是对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的特殊情况,要建立标准调整机制,因地制宜,满足实际需求。
 
  计划内与计划外的关系。固定资产投资预算总量是刚性约束,绝对不能突破。一是对于总量预算下计划内项目,经充分的评估论证后,在保证效益的前提下予以优先安排。二是要确保“进入退出”机制发挥作用,对于效益差或建设周期及相关条件不确定的计划内项目,要及时调整,腾出资源用于解决发展潜力大的特需性或计划外项目。
 
  效益导向精细化管理的着力点
 
  商业银行建立效益导向型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模式的着力点主要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办法,规范投资管理行为。
 
  要保证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活动有序开展,首先应从建章立制入手。商业银行应建立起以固定资产价值管理和核算管理等办法为统领,以基建、车辆和闲置资产管理等办法为主体,以年度配置政策、规范通知等为补充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规范固定资产投资行为,为全方位、全周期固定资产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在此基础上,制度体系还应根据外部宏观政策、监管要求、经营环境和内部管理需要等进行适时修订完善,以进一步增强其实用性。
 
  二、优化固定资产资源配置机制,实现观念转变。
 
  (一)变“被动应付”为“主动配置”。由于信息不对称,上级行对下级行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往往处于“上下博弈”、“被动应付”的状态。改变这种现状的途径就是实现资源的“主动配置”,即上级行对达到准入条件的,按照既定规则进行主动配置。自2012年起,农业银行(601288,股吧)对县及县以上营业用房建设实行“名单制”管理,主动、有序推进营业用房建设;2013年起,对业务用车也实行“名单制”管理,积极、稳步推进车辆更新配置。
 
  (二)变“粗放投放”为“效益导向”。为了追求“好钢用在刀刃上”,资源配置应体现“效益导向”。近年来,农业银行各项固定资产投资计划配置均与效益性指标挂钩,如零购计划与拨备后利润和考核得分挂钩、战略计划与拨备后利润挂钩、对各项专项计划也提出投入产出要求。从近三年情况看,农业银行固定资产投入与价值创造能力匹配度较好,从区域情况看,长三角地区单位固定资产价值创造能力(EVA/固定资产投资额)最高,其次是珠三角地区。
 
  (三)变“人为判断”为“规范约束”。资源配置若掺杂太多“人为判断”因素,就削弱了公信力,降低了透明度,甚至会出现“跑部钱进”的现象,因此,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约束”的配置机制势在必行。农业银行对各类固定资产投资均制定了详细的分配规则和方法,各一级分行可以“算着花”,并于年初“一次亮底”。
 
  三、实现固定资产标准化管理,做到公开透明。
 
  (一)严控准入标准
 
  准入标准是“闸门”,不管是标准制定还是执行均必须要严控。不然,若标准太低或执行不严,会导致其形同虚设;若标准太高或执行过度,会导致其难以企及,均无法发挥准入标准的“关口”作用。准入标准的制定要考虑监管政策要求、各类固定资产现状和产出效益、财力限制等因素,确保标准适当。
 
  农业银行对网点、县及县以上营业用房、自助设备和业务用车等均制定了严格的准入标准,切实保障资源的投入符合规定的条件,如:网点建设要求距上次整体装修8年以上,且3年拨备后利润要能覆盖投资成本;对县、县以上营业用房装修以及新购建均有具体要求;对自助设备配置和业务用车更新等也有相应的管理规定。
 
  (二)严格配置标准
 
  配置标准的高低关乎到具体项目能否实施以及实施效果,也关乎到一定资源所能解决的需求数量,必须要严格把握。合适的配置标准要做到既落实规定也符合实际,既统一规范也因地制宜,既不奢华浪费也不矫枉过正,其制定时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政策要求、地域经济环境差异、人工和建材成本、建造规模和层高等。
 
  农业银行对网点、县及县以上营业用房和业务用车等均规定了具体的配置标准,做到配置“有章可循”。具体为:一是网点,综合考虑地域、网点类型、建筑面积等确定网点建设造价标准;二是县及县以上营业用房,以国家造价协会公布造价为依据分地区和层高确定土建造价标准,分地域、分房产类型等规定了内、外装饰和安装工程造价标准,并规范了装修用材标准;三是业务用车,根据不同业务用车种类,从地域、排气量和单价等三个维度规定了具体配置标准。
 
  (三)严明授权标准
 
  授权标准是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各项权力行使的规则,商业银行应建立起层层把关、层层负责的严明的授权体系。充分、恰当的授权,一方面能防止“一放就乱、一管就死”,另一方面既能贯彻全行战略和管理意图,也能充分调动积极主动性,充分发挥集体决策的效果。
 
  农业银行固定资产管理授权体系包括:一是股东大会、董事会审定(审议)年度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和重大资产购置、处置项目;二是管理层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进行固定资产审批管理;三是建立了总、分、支行各层面财务审查委员会制度和制定了明确的各级行长授权方案,并定期对财审会审议事项和标准、授权事项和标准进行调整。
 
  四、加强基建项目建设管理,践行厉行节约。
 
  基建项目建设投入大、建设周期长、影响范围广,必须要站在“厉行节约”角度加强基建项目精细化管理,重点就是要处理好“形象与政策、成本与效益、工程不确定性与合同刚性约束、预算与标准、发展与责任”五个方面的关系。农业银行基建项目精细化管理主要体现为:在优先解决“无、急、险、难”项目的前提下,一是严控建设范围,停止审批总行、一级分行新建项目,原则上不再审批二级分行新建项目,加大对运营后台、科技机房和县级支行等生产性和基础性项目支持力度;二是严格建设方式,优先满足装修改造项目,其次解决在自有土地上新建项目,严控征地新建和购置项目;三是分不同建设方式明确具体管理要求,对于自有土地新建项目、征地新建项目、购置项目等都有相应的具体规定和管理要求。
 
  五、强化投资分析后评价管理,落实以评定投。
 
  固定资产投资分析后评价是对配置机制科学性、投资过程合规性、资源投入合理性和资源使用效益性等全方位的综合评价,是对前期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全面检验,对于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重前期投入、轻后期评价”的现象。加强投资分析后评价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在于“以评定投”,通过强化评价结果在资源投入中作用,层层传导后评价理念,引导大家积极参与后评价工作,从而逐步完善后评价范围、内容和指标体系。目前,农业银行已基本建立了固定资产投资分析后评价体系,每年全行至少开展一次全范围的固定资产投资后评价工作,并将后评价结果与固定资产配置挂钩,如2014年自助设备投资计划分配与上年度各一级分行辖内现金类自助设备保本率挂钩,对保本率达不到50%的分行,要根据业务拓展情况审慎考虑。
 
  六、加强闲置资产管理,节约投资成本。
 
  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由于存在“喜新厌旧”、“贪大求洋”等因素影响,一方面闲置资产较多,另一方面新增需求旺盛,导致对闲置资产缺乏统筹使用,造成一定资源浪费。加强闲置资产精细化管理一定要根据闲置资产类别和利用价值等情况进行分类管理,最大程度的发挥闲置资产作用。农业银行按照“依法合规、厉行节约、统筹使用、分类管理”的原则确定闲置资产管理方案,在立足自用、减少重置成本的前提下提出,一是对于面积较大、价值较高的闲置房产和土地原则上予以保留;面积较小、位置较偏、无利用价值的尽快处置。二是对于具有利用价值的闲置设备要尽快利用;确实无法利用或利用不经济的尽快处置或报废。
北京博士德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886号-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0号豪柏大厦C1座6层    邮编:100044
电话:010-68487630 / 13910873125    传真:010-68712811
友情链接:博士德知识传播机构    中国执行力培训网    中国精细化管理网    欧博制造业咨询    北京培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