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细化管理网

新浪微博
找准中铁一局精细化管理推进的触角 日期:2013-08-22          来源:网络
  目前,中铁一局精细化管理活动正开展得如火如荼,职工群众纷纷踊跃参与,这从侧面反映出员工推行精细化管理的浓厚热情和对推行精细化管理、提升企业发展水平的急切期盼。
 
  推行精细化管理的“触角”在于“细”,更注重于“精”。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创造效益的源头活水在基层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关键也在基层项目。“精”和“细”既是员工业务素质的集中体现,更是员工工作态度和人格品质的直接反映。只有切实把“五精四细”的要求落实到项目管理的方方面面,专心致志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才能最终提升项目盈利能力。只有每位员工将“诚信创新、永争一流”的企业精神和“精细高效、唯实唯美”的企业作风自觉转化为行为理念,才能实现由“将就型”向“讲究型”转变,最终解决精细化管理的着力点问题。
 
  推行精细化管理的“触角”在于“行”,更注重于“解”。推行精细化管理,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标准,尤其是严格践行集团公司“二十化”核心管理理念。同时,“没有站位的高度,就没有思想的高度;没有思维的深度,就没有工作的深入”。我们还必须全面深入地理解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真学、真思、真实践,将其与企业愿景的实现紧密结合起来,着眼于企业基业长青、打造百年老店的宏伟目标;着眼于企业发展、员工受益的利益诉求。员工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切实从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扎扎实实地践行,不摆花架子,不走空过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只有思行并举,才能信解行证,实现由“他控型”向“自控型”转变,最终解决精细化管理的内驱力问题。
 
  推进精细化管理的“触角”在于“效”,更注重于“积”。推进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化、常态化工作,要见成效,必须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先进典型引领示范,只有企业员工上行下效,方能层层推进、步步为营。同时,必须注重点滴积累、持续给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精细化管理成效的显现绝非“一时一地、一人一物”之事,但从根本上却由“一时一地、一人一物”的微小努力积累而成。古人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虎头蛇尾、草草了事。只有如此,才能实现由“懒散型”向“精进型”转变,最终解决精细化管理的长期性问题。
 
  推进精细化管理的“触角”在于“创”,更注重于“合”。凡事皆“始于模仿,终于创造”,“海底捞”模式以其独有的特色,被称作“难以复制的简单”,在餐饮业中享有盛誉。作为建筑施工企业,我们必须在学习业内精细化管理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创造性开展活动,培养创新意识,践行创新理念,突出打造集团公司精细化管理品牌特色,使企业不断做强做大,成为业内翘楚。同时,必须发挥集团优势,充分利用好各种资源,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局面。只有融合、汇聚各方面积极因素,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因条块分割形成的管理盲区和“各扫门前雪”的消极思想,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员工与企业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和谐关系。大家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实现由“条块型”向“融合型”转变,最终解决精细化管理的边缘性问题。
 
  北宋诗人陆游有云:“汝果欲作诗,功夫在诗外”,推行精细化管理亦如是,重点并不在繁文缛节、细细碎碎,而在精细化的理念、思维和方法。只有做足事外功夫,充分把握精细化管理的“触角”,发挥集体智慧结晶,既时时躬身实践,又处处反躬自省、持续改进,才能一触即发、势不可挡。如能长此精进不怠、一如既往,企业精细化管理必将凸显成效。
北京博士德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886号-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0号豪柏大厦C1座6层    邮编:100044
电话:010-68487630 / 13910873125    传真:010-68712811
友情链接:博士德知识传播机构    中国执行力培训网    中国精细化管理网    欧博制造业咨询    北京培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