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细化管理网

新浪微博
精细化管理问答录(二) 日期:2013-07-24          来源:中国精细化管理网
  七、精细化管理是否会使得企业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化?
  精细化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提高管理质量。在这个目标的前提下,其在管理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改造过程中,体现的是简单、明确、精确,一目了然,易操作,反而使操作执行更简单。
  例如:德国人煮鸡蛋,用一个专门的容器,长宽高四厘米,正好装一个大一点的鸡蛋,下面有一块托盘,然后加50 毫升水,一分钟后水开了,然后再烧三分钟,关火。利用余热再煮三分钟,接下来用凉水泡三分钟,使这个蛋很好打开。这样的操作流程其实简单明了,但却使煮出的鸡蛋达到营养价值的最好状态。同样是煮鸡蛋,中国人是把鸡蛋往锅里一放,然后出去洗漱或干点别的,等他回来,看一看,再自我感觉一下,认为好了,就拿出来了,没有什么标准参考。这样煮鸡蛋的结果对比是,德国人与中国人相比,他们节约了4/5 的水、2/3 的热,同时还让鸡蛋达到了最佳的营养状态,这就是精细化的差别。
  从管理的角度上讲,精细化管理只会使企业的管理问题程序化、简单化、明确化,并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效能。
 
  八、对企业上ERP软件的看法和理解?
  第一,企业上ERP的前提,不应该考虑这个ERP 对我们有没有效,而是要考虑清楚这个ERP软件的每一个项目跟目前企业的管理认识或管理状态是否是一致的,即项目的接口是否顺畅,这是最重要的。
  例如:它确定的这些考核项目,和企业心里面想的项目是不是完全一致的。如果它所确定的项目名字的理解、具体的进入方法、纳入的项目的格式、计量单位等和企业不一样甚至有冲突,这样下来就会乱糟糟,ERP系统也会崩溃的,必须让所有参与ERP 项目有关的人深入地研究清楚,花时间搞明白,否则谈其他的都是多余的。
  第二,企业上ERP的前提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数据是否足够。ERP一定是建立在基础数据的记录之上,企业的基础数据表格必须到位,否则ERP是上不去的。
 
  九、ISO9000体系认证的看法。
  第一,ISO9000体系本身是非常完整漂亮的,它的核心理念我也是非常认同的。它的立足点是两个:第一个是时时记录。就是管理一定要时时记录,所有东西留下记号,留下你的管理痕迹,这是核心的部分。养成时时记录的习惯,我们对管理的探索就一定会有依可寻,慢慢就可以找得到一些规律,这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第二个是强调持续改进,就是你不断地去补充,不断地去完善。不是说你达到体系标准就已经做好了,他可以允许你不断地对缺项进行补充和改进,这种持续改进的精神是符合管理要求的。
  第二,如果完全按照ISO9000体系要求认真来做,我们发现很难解决企业管理的实际问题。因为ISO9000 体系给的都是些管理基本的框架和标准,对框架下更细的分支没有搭下去,它也没有这么高的要求。要想真正做到管理的科学和精细化,那么这些分支上的东西是必须往下做的,所以我认为精细化管理在真正意义上应该能做到超过ISO9000 体系的,至少在理论上是超过它的。
  第三,ISO9000在中国已经有十几年了,现在搞对企业实际的帮助意义不大。不是体系本身不好,而是我们现在做已经变形了,变味了,花点钱就能买来,没有通不过的,现在这个东西对消费者也已经没有吸引力了。当然,确实为了市场交易需要买一个摆一摆也无妨,但要正确看待。
 
  十、管理者如何抓细节管理?
  第一,不主张管理者事无巨细。管理者应该学会如何做决策;管理学书上明确告诉我们,决策就是在若干方案当中做出决定和选择。因此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管理者更多的是做选择题,少做问答题,不做论述题,这就要求我们的基层下属应该学会做方案,在给予他们压力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思考成长的机会。所有的事情都去参与或插手太多,一定会把基层搞乱,这不符合管理程序。因此我们对管理的一个观点就是“上级可以越级调查,但不可以越级指挥,下级可以越级投诉,但不可以越级汇报”,这也是管理程序的要求。管理者要发现点的问题,试图找到原因,然后寻求面的解决。
  第二,如果管理者总是只做决策,而从来没有做透一件事,这会对整个团队执行文化的培养不利。
  因此管理者偶尔用心搞透一件小事情,把一件小事情从头抓到尾,甚至落实到每一个细节的点上,这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值得提倡的,因为它可以给整个团队和企业带来一种精细执行的观念和文化。
  第三,每一个岗位所关注的细节,主要由这个岗位所参与事务的流程和流程的结合点来决定,这就是岗位和流程的结合。
  一个岗位的工作你一定可以分成几种类型,每一个类型当中,你又可以分拆成几个模块,每一个模块又可以形成一些主要条款,已经分拆到了三、四层次的内容之后,你就把这些内容跟你的单位组织出现的流程去对照,你就自然找得到结合点,那么这种结合点是每一个岗位所要关注的细节。
  问题出在岗位,答案藏在流程;一个岗位上的人犯错误了,你不要去管,你应该认真去考虑流程出没出问题,如果流程没有出问题,关系不是太大,但是如果是流程出了问题,管理者就应该引起关注。
  岗位阻截流程,操作培训到位;如果这个东西写得很清楚,员工还是经常做错,这就说明我们的培训根本不够,应该更多考虑培训的问题。
  企业培训无效,是企业文化之过,培训都无效,那就是企业的问题,管理者就应该思考企业的文化是否存在问题。
 
  十一、在管理中如何对下属强调精细化?
  第一,我们讲精细,主要是针对工作,而不针对生活。在工作中,按照管理规范的要求,按程序的要求,按岗位的要求,按团队合作的要求,该做的细节必须全面做到,这个不存在太苛刻的问题,否则就不能谈管理。
  第二,我们说的这种工作精细化,应该是有规则在先,然后才能强调。这种规定应该是经大家讨论认可的,不是管理者临时增加的要求。
  在规则之外,去强调细节问题,给下属提太多的要求,这当然也是不对的,是没有意义的。自己都没搞好,没弄明白,没有建立这种规则,只能说明自己不行。所以现在很多企业的程序,特别是工作的流程不完善,你说员工不注意细节,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是管理者自己没有设计到,不能怪员工。
  第三,我们现在开始强调精细,追求完美。在思想境界上,追求完美是一个永久的过程,有一个单位的广告做得非常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管理者如果对员工显得稍微苛刻一些,我觉得员工应该是能接受的,当然你做不到你应该告诉他,我的工作技能水平暂时还达不到这个程度。
 
  十二、如何快速把精细的精神运用到我们具体的工作当中?
  第一,管理者自己在企业内部,应比较系统迅速地整理好用于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的东西。比如岗位明晰,流程优化,这是我们管理者要做的事情。你只有把这个事情做好了,才有可能使员工按要求做好事情。
  第二,所有的管理者自己要参与并要以身作则、带头示范。包括总经理在内的任何一个岗位,都是一个岗位,只要他是一个岗位,他就一定有标准,只要是有标准的,就一定可以考察和考核。虽然老板没有人罚,总经理没有人制约,但是你做事做得怎么样,员工是看得清楚的,所以管理者的行为,一定会对企业提倡细节理念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第三,通过一些日常的行为训练,来提升全员的细节意识。例如:习惯和结点思考,定置管理和定时管理。
  第四,在员工训练的过程当中,尽可能让员工学会应用更多的管理操作工具和方法。比如鱼刺图。作为高层管理者,应该逐渐养成一个习惯,尽可能给下属工具和方法,甚至给参考格式和模块,这样员工就会慢慢学会并掌握一些工具和方法,熟悉并做透一件事就容易得多。
北京博士德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886号-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0号豪柏大厦C1座6层    邮编:100044
电话:010-68487630 / 13910873125    传真:010-68712811
友情链接:博士德知识传播机构    中国执行力培训网    中国精细化管理网    欧博制造业咨询    北京培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