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细化管理网

新浪微博
浅析部队精细化管理的调研报告 日期:2013-07-16          来源:中国军网
  近期,武警四川总队凉山支队严格遵循总队“三个坚持”,带着“三大问题”,主动融入所蹲单位,严格与基层官兵实行“五同”。在调研中,他们又如何与中队支部“一班人”一道认真分析单位建设形势“破瓶颈、求发展”,且看武警四川总队凉山支队专题调查研究部队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含义。精者,去粗也,不断提炼,不断总结,精心筛选,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细者,入微也,穷其根由,由粗及细,由表及里,从而找到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精细化管理是现代管理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费用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要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从部队来讲,精细化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经常性、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工程,就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模式的科学化进行管理,把每一项工作抓细、抓实、抓到位,从而提高部队管理工作层次和正规化建设水平,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
 
  精细化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这个支队去年提出精细管理理念后并分批组织了大、中队主官进行现场观摩,部队正规化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部分官兵理解片面、落实折扣、标准低、问效少,造成精细化管理粗枝大叶,部队正规化建设水平停滞不前。
 
  认识上有偏差。部分官兵把用抹布擦地、规范了床头柜、清理杂物间、落实了一日生活制度等等同于落实了精细化管理,官兵精细化认识不到位,理解不深入,造成工作主动性不强,工作中不能自觉将精细化管理全方位融入、渗透到部队工作中,对应该干什么、怎么干不是很清楚。有的干部认为抓精细化管理就是抓部队硬件建设,放弃作风养成、制度落实等软件建设;有的战士认为,管理工作是干部的事,与自已无关,个别主官在管理工作一味依靠机关指导帮建,等靠思想严重,没有广泛发动群众,形成官兵共管的机制。
 
  标准不够清,措施不够全。绝大多数单位干部对现行的法规资料不懂也不学,造成标准要求不清,思维观念落后,工作被动。有的坐井观天,夜郎自大,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另搞一套;部分干部不思考、不研究、习惯于听通知、等安排,至于中队到底怎么抓,抓什么,没有思路和管用的抓手;还有个别官兵事业心、责任感不强,单纯追求说了、做了、看了。只注重显露的问题轻潜在的问题,对已经暴露的问题能积极认真地解决,但不注意举一反三,不能很好的从源头上去查找和解决潜在性的和暂时没有造成大的危害的问题,“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现象普遍存在。
 
  分工不够细,覆盖不够全。有的单位在实施部队精细化管理上,工作分工不明,落实责任到人不清,造成工作反复做、做反复,有的官兵夜以继日的干,有的无事可为、偷奸耍滑。部分单位管理工作片面,重“八小时以内,轻八小时以外,正课时间对部队管理比较紧,干部跟班跟训,有督促检查,但对八小时以外管理比较松,不知道战士干什么、想什么;重营区轻营区外,对官兵“工作圈”管理井然有序,但对探亲、休假、住院、在外学习人缺乏有效的监督,听之任之。
 
  依法管理落实不够好。现行基层管理工作中,每一项工作都有具体的规章制度可依,但在基层单位实际工作中,个别单位领导凭个人主观意志抓部队,管理中凭老经验、用老办法,按老思维,习惯于“我压你服”、“我说你听”、“我讲你做”,甚至个别时候凭情绪,看场合、论得失,有法规制度不依,抓工作粗粗拉拉,落不到底,部队反复折腾、无所适从。特别是营产营具上管理使用上,“重用轻管、只用不管、坏了不修、丢了不找、缺少就要”的现象较为突出。有的中队营产营具刚配发不久就丢失;有的中队刚维修改造过的门锁就已经损坏;还有的中队水龙头坏了、墙壁脱落了也不组织维修,一味的依靠上级机关检查帮助发现问题。
 
  精细化管理几点建议。精细化管理是部队建设一项根本性、全局性的基础工作,是部队凝聚力、战斗力的生成和部队自身建设发展的前提,也是部队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加强和改进部队精细化管理是保障部队持续、科学、安全发展,有效遏制各类案件事故发生的有力保障,也是遂行完成好各项急、难、险、重任务和应急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根本保障,对部队建设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精细化管理要做到“人人有责任”。“众人拾柴火焰高”,精细化管理不是干部单打独斗,也不是上级机关“独角戏”。实施精细化,责任是前提。管理工作涵盖执勤、军事、政治、后勤各个领域,涉及硬件建设和软件规范等方方面面,实现全面抓精细,责任意识必不可少。各级要强化抓精细化管理的责任到人的意识,无论是工作谋划、工作实施、督导检查还是总结考评,都要吃透上情,摸清本情,抓好结合,依据法规制度和岗位分工,细化工作内容,将上级指示要求细化成具体化的工作任务,实现可操作化,并细化到每个人,明确各级各类人员的责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员、贯穿全时、渗透全程、无缝链接的精细化管理网络。把每个层次、每个级别做好职权范围内的事,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不包办代替,防止“越位”;把责任明确到具体班级和个人,严格按职落实,防止“失职”;要把握本职专业与管理责任的一致性,防止“脱节”;要分清主管和协管,防止“推诿”。
 
  精细化管理要做到“事事有标准”。“知之深切,方能行之自觉”。精细化管理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要达到这一效果,必须要解决“知”和“行”的问题。要通过“学、查、对、改”做到条令条例、规章制度条条知晓、项项清楚,明白什么是标准,怎样达到标准,自身与标准存在的差距。使每名官兵做到眼中有物,对门上、墙上、地上、桌上、架上,一看就知道对不对、该不该?达到“标准一口清,问题一看准,隐患一查明”的要求;要结合单位实际,对相关法规进行细化和完善,每件设施建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标准有具体的量化指标。每项物品什么质地、什么规格、什么颜色、放置什么位置以及数量是多少,都有统一的标准。通过抓一个试点,树立一个样板,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以最高的标准全力以赴抓到底、抓到位,精益求精,好中求好。精细化管理标准不仅要用在抓内务建设上,更要体现在每项管理工作都要细致、精准、精确上,每开展一项工作都要明确时间节点,明确阶段任务,明确质量指标,搞好工作调控,实施精细指导。同时我们每完成一项任务、每接受一次检查,都要总结经验教训、积累心得体会,多想一想本单位成在哪,败在哪,标准能不能再高一点,是不是可以更完美一点,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不断提高标准质量。
 
  精细化管理要做到“时时有规范”。“精细化管理”要求按章办事、按规操作,把规章制度落实到管理的细枝末节中,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运用到管理中。通过实践检验后,形成符合自身实际的一整套制度措施,最后在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周而复始形成一套规范制度。在基层管理工作,就是要从起床到就寝等一日生活制度等入手,把规范融入经常性执勤教育训练。坚持小事细做,大事小做,把完成工作的各个环节,一项一项分解开,再一项一项周密计划,精心组织,对每一个细小环节都不含糊,对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比如:在人员八小时以外的管理上,要养成时时有人管、人人在管理之中的良好习惯;各类库室始终摆放整齐,标签化、架子化落实到位,统计及时规范。形成年有规划、季有指标、月有计划、周有进度、日有落实,最终做到管理规范成为官兵一种自觉行为。
 
  精细化管理要做到“处处讲规则”。条令条例、规章制度是部队“法”的组成部分,也是部队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依据,精细化管理要求依“法”实施、依“法”规范、依“法”抓建。基层精细化管理中要克服随意性,干任何事情,都要按规定办、按要求办、按程序办、按职责办、按指示办,不能想当然,不能临时动议,不能脱纲离谱,做到事事有依据,件件有出处;要克服零散性,不能顾此失彼,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一会想干这,一会又想干那。要将本单位军事、政治、后勤方面需完成的所有工作,都拿到一起进行统筹,周密计划,考虑细节,做到“十个指头”弹钢琴,平行推进与逐项推进相结合,统筹兼顾,最终就可以实现整体建设质量的提高;要克服应急性,不能搞短期行为、一劳永逸、一蹴而就,搞突击,做表面文章,要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想招法,干实事。
北京博士德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886号-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0号豪柏大厦C1座6层    邮编:100044
电话:010-68487630 / 13910873125    传真:010-68712811
友情链接:博士德知识传播机构    中国执行力培训网    中国精细化管理网    欧博制造业咨询    北京培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