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细化管理网

新浪微博
精细化管理的“任督二脉”:观念与方法 日期:2013-06-21          来源:精细化管理持续改善

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而言,精细化管理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也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要求,更是提升管理水平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但是如何抓住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就需要我们厘清观念,总结经验,尽可能的少走弯路。

第一:管理者的观念改变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前提。

观念是一个人在不同时期或不同阶段对事物的认知程度,也就是说,现实中每个人的观念都不会相同。当一个人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后,总认为自身的思维方式是正确的,改变其观念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转变他们的观念对于精细化管理来说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

那么要实现企业管理的持续改善需要改变哪些观念呢?

1)对业务重结果轻过程;

在业务管理中管理者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不要给我说过程,我只要结果”“我只要结果”“用结果说话”,其实没有对业务人员的指导和工作矫正,良好的结果仅靠态度、热情、处罚、呵斥能实现吗?没有对员工工作过程的剖析、指导和矫正能有良好的工作结果吗?当业务人员带着相同的错误,缺乏工作工具、工作方法和工作指导去面对不同的客户时,他们能有不断提高业绩吗?

2)对管理重经验轻规则,

在日常管理中,许多企业依靠管理者的经验进行日常管理,忽视规则的作用,对规则不尊重,规则朝令夕改,或者以经验代替规则,以权威代替规则,这种传统的经验型管理的结果只能是管理者忙碌而无效,四处充当救火队员。

3)对工作重能人轻体系

对于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我们长期的处理方式或习惯是派出一个经验丰富、能力出众的管理者,授权其解决,实践中也有许多管理者高招一出,问题迎刃而解。于是,能人成为企业必不可少的依赖对象,后果是企业从系统和机制解决问题的能力丧失,问题重复发生,虽然能人与组织的博弈能力大增,但同时疲惫不堪,累得不行。

4)对员工重监督轻引导

管理教科书对是这样解释管理的:管理者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他们做出决策,分配资源,指导别人的行为以达到工作目标,因此可见管理者开展工作是通过指导下属来进行的,“管”是对下属的“监督、控制” “理”是对下属“指导、服务”,在管理中“管”多“理”少是普遍现象,不准员工做这做那,限制这限制那的文件和规定很多,但告诉员工如何做事,做事需要做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要求、有什么工具、方法可以更好的完成工作却缺乏文件来告诉他们,管理者也不习惯辅导式的管理,习惯运用权力,呵斥、责备、处罚,小恩小惠等不一而足。

中国管理者的任务主要应该在“理”,而非“管”,“管”的重点是改变人的态度和限制人的行为,“理”的重点是改变人做事的方法、提高人做事的能力。:

5)对文件重文字轻数字

对这个问题的叙述我们将在后面进行叙述

6)对变化重巨变轻渐变

改善的“改”是改变现状,“善”是上升到更好的状态,持续改善是不断的、连续的达到更好更高的水平。持续改善的观念是从现在做起,务实的改变、积少成多、一步一步、持之以恒,长此以往,改变的效果将是巨大的惊人的。因此持续改善不是革命和巨变,而是改良和渐变,追求的通过点滴的积累,每天进步一点点,最后通过量变达到质变,在管理中许多管理者力图在管理中希望改变一步到位,立刻实现目标,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与精细化管理的通过过程的改善、点滴的优秀元素的积累是完全不同的做法。持续改善不需要大的投入,需要每一位员工日常工作点滴的改进,这种渐进式的改变即使不成功也消耗不了多少成本,组织和员工都容易适应,与疾风暴雨式的变革相比,在实践中更容易操作,更容易成功。每天进步1%,十年的变化绝对是惊人的。

这些管理观念的存在极大的妨碍了管理者有效开展管理工作,实现管理目标。而持续改善需要建立的也正是与此相反的现代管理理念。

企业管理中,管理者观念的转变为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先决条件。比如,对于那些生产效率低下的企业而言,管理者必须从思想认识上转变观念,从传统思维模式转变成适应市场发展现代管理理念。管理者在落实精细化管理理念中,既是推进这项工作的策划者,又是具体实施者。在大多数情况下,管理者超前的管理理念可以有效地引导企业向前发展。而从实施的角度来看,管理者要转变观念,就必须摒弃此前那种随意性、粗放式的管理观念,通过改变观念完善制度,推行强化管理等措施提升精细化管理的效果。因此,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的观念转变是否及时不仅影响到员工观念的转变,还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改革成功与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与此同时,企业管理者还应该注重员工观念是否得以转变,因为员工观念的转变才是精细化管理的真正动力。作为企业的一员,企业各项工作或任务都需要员工去实施和完成,因此,员工是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载体或直接参与者,甚至可以说,没有员工参与的精细化管理改革是不完整的,也是没有任何意义而言的。精细化管理的最理想状态就是全员进行参与,只有企业中每一个员工都积极地参与其中,并发挥出其自身的潜力,企业实施的改革才会见效,而企业竞争力也会大大提升。要做到这些必须要让员工转变观念,用精细化的理念引领他们成长。

现实企业中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员工抱有“凑合”、“差不多就行”等观念,当他们抱有这样的观念去工作时,工作中便缺少精益求精以及负责任的精神,如此一来,企业发展也会“凑合”。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员工转变观念,用高标准、高要求的观念来约束自己,在工作中创造辉煌成绩的同时,也让精细化管理的效果发挥到最佳水平上。一般认为,企业管理者有责任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提升员工素质,引导员工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转变观念,规划自身在企业发展中所要达成的愿望,并通过努力拼搏,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也为企业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成为企业推进精细化管理不可或缺的一员。

第二:科学的方法是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和持续改善的保障,

如果说管理者观念的改变是实现管理持续改善的前提条件,那么科学的方法就是实现管理持续改善的基本保证,精细化管理不同于传统的经验型管理,是一种以科学方法为支撑的现代管理技术,它是通过改变管理者观念、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依靠科学方法和工具来实现工作过程质量的控制和改善,不论是精细化管理的第一阶段手册化阶段,还是第二阶段信息化阶段,仅仅依靠经验、悟性、责任、眼光等主观因素是无法实现的,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管理持续改善必须借助管理理论、模型、工具、训练等客观要素才能实现。因此持续改善仅有主观的愿望是无法实现的,必须依靠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和工具进行。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开展管理持续改善的理论就是精细化管理的ORTCC模型,方法和工具我们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北京博士德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886号-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0号豪柏大厦C1座6层    邮编:100044
电话:010-68487630 / 13910873125    传真:010-68712811
友情链接:博士德知识传播机构    中国执行力培训网    中国精细化管理网    欧博制造业咨询    北京培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