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细化管理网

新浪微博
持续改善——中国企业突围“世界工厂模式”的终极武器 日期:2013-05-22          来源:中国精细化管理网
  看到一部分外企将资金抽走去越南、缅甸等国家,看到东南沿海一带很多中小企业倒闭,看到很多大企业发展越来越迟缓,显然,中国的“世界工厂模式”已经进入了瓶颈期。虽然突破瓶颈很难,但“中国企业的未来”在无数中国企业家不断摸索的过程中逐渐由模糊变得清晰。但似乎每前进一步,都是那么艰难。中国企业到底应该怎么样才会走出一个光明的未来?翻开《精细化管理持续改善》,中国企业的发展目标、道路、方法、工具以及前景也就都找到了。
 
  为了向更多的企业人传递“精细化管理持续改善”--可有效帮助企业树立目标、寻找出路、提供工具、融合理论和方法于一身的理念,记者采访了作者吴宏彪,向他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他谈谈精细化管理持续改善与中国企业做稳、做强、做大的关系。
 
  对此,吴宏彪谈到:在2000年初的时候,北京博士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汪中求老师合作,策划出版了《细节决定成败》,在我国正式提出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后来,他和汪老师,以及其他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去了汪老师的家乡江西南昌开了个研讨会,并把思考的过程和结果用《精细化管理》一书表述出来。从那时起,他一直认为,精细化管理是中国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管理阶段。这本书出版以后,企业界反响很强烈,并广泛接受了这一理念。在近10年的时间里,他一直研究中国企业与精细化管理,并深入企业讲课。“精细化管理与企业的关系”是他这几年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当听他讲课的企业从国家电网公司、大庆油田、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扩展到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信银行再到武警湖北消防总队、海军总医院的时候,当他的课程从精细化管理讲到银行精细化管理,再讲到商业银行关键客户管理的时候,他得出了一个阶段性的答案--持续改善。也就是说,企业要想做稳、做强、做大,就要坚持持续改善。
 
  吴宏彪接着说:持续改善是精细化管理深入企业后延伸出来的一个概念。从字面上来说,精细就是改善,化就是持续,精细化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变得越来越精细的意思,也就是持续改善之意,因此我们甚至可以把二者当做同一问题来对待。
 
  就像哥伦布带领船队发现新大陆推进了世界的交流沟通一样,从精细化管理到持续改善,虽然只是迈出了一小步,但对于企业来说,确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走了这一步的企业,就能不断在原有基础上创新进步,就能柳暗花明又一村;没有迈出这一步的企业,可能只能敝帚自珍、墨守成规,最终被市场淘汰,爱多VCD、秦池酒业等曾经名噪一时的企业都说明了这个道理。
 
  为了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理解“持续改善”这一理念,在写作《精细化管理持续改善》时,他遵循着这样一个认识逻辑:1.企业战略的明确或制定;2.组织架构设计;3.梳理、设计流程和程序;4.培训体系建设;5.绩效考核;6.企业文化建设。用精细化管理的ORTCC模型将这6个方面确定下来,通过以管理规则的系统建立和员工工作程序的明确为核心来实现理“事”质量的保证和提高,从而最终实现管理结果的稳定和良好,就是我们所理解的企业管理。
 
  在《精细化管理持续改善》中,除了他对精细化管理理念的进一步认识外,更主要的,对于企业人来说也是最重要的,他介绍了很多有用的精细化管理工具,并结合多年积累下来的案例进行了细致且深入浅出的分析,如,精细化管理的ORTCC模型;如何克隆规律;企业管理者如何与员工进行“良性互动”;改善日常管理的三个指挥方式:文件指挥、会议指挥、口头指挥;持续改善常用的工具:图、表、卡等。很多认可了精细化管理的企业都全部或部分地采用了这些工具,在经过几年的持续改善之后,其结果也证明,这些工具是切实有效的。
 
  吴宏彪大学毕业分配至成都军区空军后勤部,离开军队后先后任职于旺旺、飞利浦,惠而浦等跨国企业,历任各类中高级管理职务。2004年后与《细节决定成败》的作者汪中求老师深入研究中国企业精细化管理问题,2005年合著管理畅销书《精细化管理》,共同开创了中国企业精细化管理研究与实践的先河。近十年来致力于在各类企业推广“精细化管理”理论,在通讯、银行、医院、石油化工、煤炭、电力、房地产、制造等数十个行业都取得了显著效果。并于2013年出版《精细化管理持续改善》一书,荣获“2012-2013年影响中国企业管理十人十书”。
 
  近10年来,随着对“精细化管理”认识的深入,吴宏彪在著书立说方面的收获是喜人的,同时,他的课堂也获得了很多企业家学员的认可。企业家对吴宏彪的评价多是授课深入浅出,幽默风趣,还能将复杂的理论简单化、枯燥的内容生动化,既调动了大家的学习积极性,也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融入到大家的思想当中,非常企业家学员的受欢迎。
 
  在与吴宏彪交谈的时候,他说的一句话--“我对中国企业的未来非常有信心,但我又害怕中国企业非常有信心”非常让记者感兴趣,对此,吴宏彪这样说:在我国企业界,有一种说法,即“第一代老板靠胆子,第四代老板靠脑子”。改革开放之初,机会无处不在,只要有胆子,就能干出一番事业;现在我国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产业结构,随着市场进入小众化消费时代,企业也进入微利时代,再想像以前那样每年利润翻倍增长,基本无法实现,所以说第四代老板靠脑子。他之所以害怕,一是怕企业老板只有胆子不用脑子,这样的企业发展下去只能成为第二个爱多VCD和秦池就业;二是怕企业老板太有脑子。太聪明的老板想得多看得远,可能就不会注意脚下的路,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走进死胡同。比尔盖茨那么聪明的人都说“微软离破产只有18个月”,更何况我们的企业距离微软还有一定的距离呢?企业人是要学会怕的,这个怕不是胆小的怕,而是居安思危、有先见之明的怕。企业管理者也好,普通员工也好,只有怕了,才会想办法站到高处往远看看脚下的路,才会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中国企业进入“世界工厂”的瓶颈期并不可怕,日本、韩国也曾是“世界工厂”,关键是,要知道持续改善,要学会持续改善,要懂得持续改善。相信,只要中国企业朝着既定的目标走下去,坚持持续改善,当我们再次抬头的时候,企业的前方已是一片艳阳天。
北京博士德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886号-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0号豪柏大厦C1座6层    邮编:100044
电话:010-68487630 / 13910873125    传真:010-68712811
友情链接:博士德知识传播机构    中国执行力培训网    中国精细化管理网    欧博制造业咨询    北京培训网